江门市江海区在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通过文化赋能和多元业态的融合创新,成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关注和消费。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让江海区成为文旅打卡点集中的潜力股,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在这个假期里,江海区充分打好“侨牌”,充分利用文化加持,基于“旅游+”多元业态的融合创新,策划了“演”“赛”“游”“购”“住”于一体的系列文旅活动。以文化活动为桥梁,引侨入江海,同时通过生态绿色丰富业态、留人,受到了市民游客的热捧,消费活力也在持续释放。
据统计数据显示,江海区黄金周期间接待旅客约22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32.65%,同比2019年增长42.79%;旅游收入约9986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244.83%,同比2019年增加212.5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江海区在文旅融合创新方面的成功和吸引力。
在黄金周期间,江海区举办了多项精彩活动,包括20场侨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在江海过节。其中,江门演艺中心连续举办多场演出,让市民游客享受“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乐趣。此外,各街道举办的社区活动也吸引了许多留学生等外国友人参与,其中外海街道时隔十年再次举办五人艇龙舟比赛,精彩的传统习俗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呐喊助威,成为节假日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了景区的文化赋能和项目的加快建设外,江海区还挖掘更多华侨文化资源,让“文化+旅游”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底气。其中20场侨文化主题活动颇为出圈,吸引了众多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在江海过节。这些活动不仅将海内外华侨、港澳同胞齐聚一处,还给了年轻一代宝贵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来自其他队伍的经验、水平、技术和形态,拓展大家的视野。
江门演艺中心假日期间连续举办叶振棠专享演唱会、遇见古典小提琴音乐会、流行音乐BAND SHOW、歌舞晚会、艺术展演等多场演出,让市民游客享受“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乐趣。此外,各街道举办的社区活动也吸引了不少留学生等外国友人参与,其中外海街道时隔十年再次举办五人艇龙舟比赛,精彩的传统习俗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呐喊助威,成为节假日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江海区还注重亲子游的发展,擦亮了“儿童友好型城市”品牌。每年黄金周,亲子游都是出游主力,亲子消费更是热力十足。江门儿童公园作为广东首个高品质无动力儿童公园,开园以来就深受儿童欢迎,今年更是被评为全省儿童友好基地。针对此次黄金周,儿童公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童心华夏奇妙游”,打造了多个主题区域,让儿童在游玩中感受中华文化。假期累计入园超过5.3万人次,成为江海区假期最热的景点之一。
另一个飞速增长的园区是江海区长廊生态园。与2022年同期相比,入园人数与营业收入分别增加了66.96%和69.78%。园区负责人介绍,假期园区内特地举办了小丑嘉年华、小丑欢乐演艺大巡游等滑稽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快乐神经,丰富了亲子游的元素。
江海区各公共文化场馆假日不打烊,安排多项亲子互动活动。例如,江海区图书馆和龙溪湖阅读中心每天安排超轻黏土兔子灯笼、国防教育阅读绘活动、青花瓷纸盘画DIY等,以家长带领孩子沉浸式互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科技馆举办“中国航天科学秀”演出、空气炮涡流实验、液氮火箭实验、马德堡实验等有趣生动的科学实验,每天吸引超过500对亲子家庭进馆,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回忆。
辖区内不少商家也开始兼顾孩子口味瞄准亲子经济。餐厅提供儿童餐服务的门店不断增长,满足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
江海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海区将继续因地制宜,围绕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红色、生态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亲子游产品,推动乡土风貌、特色资源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亲子游路线产品,引导文旅市场高质量建设研学营地和基地,不断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供给上新,文旅消费热。在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消费券、大宗商品消费补贴不断发放,一大批新玩法、新业态、新场景不断“上新”。江海区文旅消费市场火热,尤其是百万汽车惠民补贴、30万元餐饮住宿消费券以及房地产促消费活动再次点燃了居民的消费热情。
截至目前,江海区前10名餐饮企业累计客流量约8.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8%;累计营业额约622万元,同比增长约34%。(黎洛鹏 李浩东 江海宣)
挖掘更多华侨文化资源,让“文化+旅游”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