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封开县暑期公益艺术培训(托管)班学习成果汇报作品展及演出上,一部原创情景表演作品《岭南长歌·广信印记》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跨越时空对话呈现形式,将封开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千年历史娓娓道来,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节目通过古今碰撞的叙事手法,深度挖掘广信故地的文化基因,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盛宴。
灵感源自历史,演绎广信千年文脉
该节目以广信塔内的《广信塔记》为灵感蓝本,由封开县文化馆编剧吕格珍创作视频解说词,六易其稿,经本土有关专家审核和艺术顾问袁巧平指导,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将广信的历史故事生动再现。节目开篇,两位汉代学者“可程”与“令楠”穿越至现代封开,与一群在广信塔下游玩的新时代孩子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
“广信故县,封开新城,依两广而屹,揽三江而成……”随着孩子们的朗诵,广信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定名广信,这里成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和粤语的发源地。宋代以广信为界,划分出广东与广西,广信因此被誉为“两广之源”。节目中,通过“可程”与“令楠”的解说,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广信作为中原文化南传枢纽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史。
历史名人辈出,彰显人文底蕴
节目的一大亮点是对广信历史名人的生动呈现。从西汉经学家陈钦父子开岭南学术先河,到东汉牟子以《理惑论》融合儒释道,再到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打破偏见、激励后世,以及五代十国时期从封州走出的南汉开国皇帝刘䶮,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在节目中一一展现,串联起广信的千年文脉。
“陈钦陈元,诚为领海儒宗;牟子理惑,始得佛义相融;更叹宣卿状元,开启蛮荒甲第;猷肴豪雄刘氏,竟成开国之功……”孩子们的朗诵声中,广信的历史名人仿佛穿越时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让人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蕴与历史厚重感。
创新呈现形式,激发文化自信
《岭南长歌·广信印记》突破传统朗诵形式,创新融入舞蹈、情景剧、视频特效等元素,将广信的故事以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特别是节目中孩子们与古人的互动,既有趣又有深意,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与自豪感。“作为封开人,我们自豪!”这句台词,不仅道出了剧中孩子们的心声,也感染了每一位现场观众。
指导老师李小霞表示,创作团队从地脉、历史文人等角度切入,精心设计解说词,并加入穿越元素,旨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历史、理解文化。当孩子们问出“为什么广信是岭南文明要地”时,古今对话的意义便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让历史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生动鲜活的记忆。
凝聚本土力量,共铸文化精品
《岭南长歌·广信印记》的创作过程中,凝聚了众多封开本土文艺爱好者的心血。从编剧、诗词创作到指导老师,再到表演者,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封开人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特别是第一段的朗诵词,由本土文学爱好者陈土南根据作品添加,更加贴近封开的历史与文化实际。
节目尾声,全体演员齐诵《广信赋》,“恩信广布,文明长颂”的誓言响彻剧场,将演出推向高潮。《岭南长歌·广信印记》的成功演出,不仅为封开县暑期公益艺术培训(托管)班的学习成果汇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广信的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激发文化自信写下了新的篇章。(图文:柴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