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与美国的民间交流,由来已久,可追溯至19世纪。清末民初,珠三角地区出现移民潮,在1847年-1882年间,约有二三百万国人出洋谋生。这一阶段,江门五邑华侨先民也开启了穿梭太平洋的历史旅程,走向美国。有资料记载最先到达美国的华人淘金客陈明(音),就是广东江门籍。
百余年来,有江门侨胞加入飞虎队与美国军民携手共抗法西斯;也有五邑华工在大洋彼岸修筑铁路、种植果树;有侨胞捐出毕生积蓄,在美国高校播下中国文化研究的种子;
还有在唐人街办报的美国华侨,翻开了中国新闻史新的一页……一代代旅美侨胞不懈奋斗,为中美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传播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寻找五邑侨胞在美国拼搏的足迹,一条航线,见证赤子丹心,在江门市台山石花山风景区内,有一座飞虎队纪念亭。上层为飞虎队队徽,中心为花岗岩纪念碑,以中、英文雕刻记述“飞虎队”战功以及建亭缘由。
此外,它对面的纪念牌楼与之形成呼应之势,两边的石柱上以“飞虎”二字撰一对联——飞征中缅亚洲威震,虎逐倭寇名扬天下。当年,许多身在他乡却心系故土的侨乡儿女,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1941年8月1日,飞虎队在昆明成立,初称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其后称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驻华特遣队,后又称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为司令官。
1942年,陈纳德组建14航空地勤队和987特别通讯连,到中、缅、印战区参与战争。这两支队伍约有1600人,其中95%是华裔,当中大多是祖籍台山等地的青年。
△毕松杰/摄
1943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时刻,中、美、英盟军在中缅印战场的作战任务日益加重。第14航空队的主要任务是飞越“驼峰航线”,这条援华物资空中运输航线是世界空运史上最危险的航线,经喜马拉雅山脉穿梭于印度缅甸和中国之间,有“死亡运输线”之称。
在这条“死亡运输线”上,有1500多名美方飞行员牺牲,中方牺牲飞行员168人;中美双方共损失609架飞机;运输战略物资85万吨,占援华物资的81%。抗战期间,第14航空队共击毁日机2315架,使日本空军的“制空权”丧失殆尽。同时,第14航空队还为中国地面部队担任空中支援、提供后勤保障运输并训练中国空军。其作战范围几乎涵盖了半个中国,有力地援助了中国抗日。
如今,在江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的飞虎队展区,我们能近距离接触华侨抗战时期为支持祖国抗日而购买的债券,“飞虎队”队员捐赠的军装和奖章,各种关于华侨抗战的资料和物品等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勾勒起历史的原貌。历史远去,而余音未结。时至今日,我们通过珍贵的文物、老照片、历史遗迹追寻当年令人震撼的历史故事,飞虎队团结协作、敢于牺牲的精神将永驻侨乡,后人永远铭记他们为和平作出的贡献。
一颗“金钉”,建设工程奇迹
1869年5月10日,随着最后一颗金钉被钉入枕木,历时6年的太平洋铁路终于竣工。这条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的铁路为美国在19世纪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时至今日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条成就了现代美国的铁路离不开无数铁路华工的付出。
据悉,150多年前,先后有1.2万名华工参加了太平洋铁路建设,华工占所有铁路工人的85%,其中70%以上来自江门五邑地区,当中包括江门台山人陈宜禧,他在美国积累了铁路知识和经验,回到江门建设了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新宁铁路。
2014年5月10日,第63届金钉节·太平洋铁路竣工145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犹他州奥格登市普鲁蒙托里的金色道钉国家历史博物馆举行。金色道钉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代表说:“占铁路修筑人员85%的华工,对于这条铁路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就在这一天,犹他州政府宣布,2014年5月10日为跨州铁路华工纪念日。
时光匆匆而过,但建造铁路的华工,并没有被忘却。华工的历史功绩犹如铁路合龙接轨的“金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历史永远铭记。
△美国“金钉节”纪念活动多个环节致敬铁路华工:打扮成华工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一笔捐款,造就学术殿堂
200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调动所有关系,发出一则不通寻常的寻人启示,寻找一个叫丁龙的华工。
丁龙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业绩,值得这座有名的大学去专门寻找?这一切,要从一百多年前这封信开始说起。
1901年6月28日,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洛(Seth Low)收了一封捐款信:“先生,谨此寄上1.2万美元支票,作为对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丁龙,一个中国人。”
据了解,丁龙是生于1857年的赴美华工,受雇于美国奥克兰原市长Carpentier(卡朋蒂埃)。丁龙于1901年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1.2万美元,支持该校开设汉学研究。丁龙的捐赠,让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汉学系有了可能性。美国首个汉学系在在哥伦比亚大学建成,这就是今天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如今,哥大校园内仍挂着丁龙的巨幅画像。
丁龙翻开了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文化的第一页。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不仅是美国最早的汉学系,也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研究的一块高地。胡适、冯友兰、徐志摩、闻一多、陶行知……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深造。
可惜的是,由于丁龙在捐款后不久再无音讯,其真实身份一直成谜。近年来,寻找丁龙成为文化、新闻等方面人士关注的热点。经过多方努力,丁龙的身份已初步确认为江门台山人马万昌。2020年,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专题片《寻找丁龙》中,已故台山华侨马维硕于1972年写给家属的信中提到,他的父亲马万昌在美国所用名字为“马进隆,Mar Dean Lung”(“进隆”在台山话中的发音类似“Dean Lung”),曾为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成立捐款。2023年,台山乡亲黄畅泉与“丁龙”研究学者、广州外语学院原副教授陈家基一行人,来到台山白沙镇千秋里村的祖屋寻找外曾祖父马万昌的遗物,成功找到马万昌年轻时的照片。通过对比,他们发现照片中人与丁龙的外貌基本一致,众人表示,这或许成为丁龙就是台山人马万昌的有力证据。
一片果林,种出深厚友谊
大家对新奇士橙一定都很熟悉吧?你知道吗,新奇士橙其实与江门的新会橙同根同源。
1873年,美国农业局把两株新会橙树幼苗引种到加州河滨市。得益于加州充沛的阳光和良好的土壤条件,树苗在河滨市茁壮成长,在冬季结出了硕大而香甜的果实。1878年,河滨市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橙树,著名的“新奇士橙”就此诞生。
好事多磨。几年后,河滨市的橙树遭到了虫害。橙树农场主请来了600多名华工,其中近500名来自江门台山,他们一片一片地清洗树叶,移除虫卵,终于挽救了橙树。加州“新奇士橙”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一份报纸,载入新闻史册
美国华侨司徒源于1856年12月创办的《沙架免度新录》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由海外华侨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报。
该报的创办人司徒源(又名黄泰)是和美国人合作办报的报头上标明的出版者是Fletcher E.Webster办事处设在兴泰洗衣馆,据考证,司徒源祖籍为广东开平。从他刊登在该报的广告里可以知道,司徒源当时在沙架免度唐人街的兴泰洗衣馆,设址经营《沙架免度新录》。业务包括接刻印唐字,承接刊登广告,并招徒教授“番语”。司徒源是一个通晓文墨、懂得英语的知识分子。
该报之所以叫《沙架免度新录》是因为它的创刊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当时华侨译之为沙架免度。因19世纪40年代末,聚集在旧金山这两个地区和加州其他地方的华人,到1852年约有25000多人,美国当时报业已很发达,为中文报纸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沙架免度新录》的英文名为Chinese Daily News(曾被译为《中国日报》),这是中文出版物名称中第一次出现Daily News。这是一份16开两版的中文日报,毛笔楷书刊刻,文字通俗。该报第一版内容主要是报道当地唐人(华侨)新闻,并参考英文报刊摘译各地新闻和有关美国官方的消息、法令等。第二版主要介绍火车、轮船的启行期和时间,以及刊登其他商业广告。
由于当时美国华侨尚少,识字的华侨更少,而报纸的发行量有限,经费不足,所以该报在美国西海岸出版3年便停刊了,但它仍作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报载入新闻史册。
以“侨”为桥,推动本土文化对外传播
江门是中国侨都,因侨而立,因侨而兴。百多年来,一代代五邑先民远赴海外打拼,他们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他们所拥有的穷则思变、开拓创新,开放交流、兼容并蓄,以及经世务实、家国天下的价值观与精神,滋养出璀璨夺目的江门“侨文化”。
如今,53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海内海外两个江门”成为江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近年来,江门不断推动本土文化对外传播,推动江门“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江门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2022中秋直播节目 “月是故乡明 侨乡念团圆” 、中国侨都(江门)第二届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三龙腾江庆端午,中华儿女度佳节”——2023中国侨都(江门)海内外“云”赏端午等活动,通过侨界媒体矩阵面向全球推广,慰藉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
五邑一脉,四海一家。江门借助各种活动,以侨乡之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侨乡文化,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一轮圆月、一场龙舟竞渡、一幅家乡美景,唤起全球华人的思乡之情,也传达故乡对海外游子的牵挂,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中美虽远隔重洋,但中美人民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追忆往昔,中美民间的友好交往从没有中断,两国人民也在交往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黎洛鹏 江门市委宣传部)